黑水国:繁华与消逝背后的秘密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4-11-14 21:23

  在河西走廊的张掖市区西北不到20公里处,有一片荒废的遗址,这里保留了史前至历史时期大量的文化遗存,主要包括西城驿遗址、汉代建筑遗址、黑水国南城、黑水国北城、古寺院遗址、古屯庄遗址及汉晋墓群,遗迹分布范围为16平方公里。2001年,黑水国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在沙草迷离的戈壁边缘与楼兰古国一样具有神秘色彩的黑水国,留下了太多的谜团。怎样的河水会被称为黑水?又是怎样的一座古城被人叫做黑水国?它是如何走进历史走进繁华又悄然消逝?带着这些问题,新疆大学的窦开龙博士接受“道中华”专访,就此进行了解读。

  黑水国,顾名思义,与“黑”与“水”有关。至于具体得名,有不同版本。第一种版本是这里有一条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流叫黑河,周围是黑土,经常泛滥,河水夹带黑色沙土,一片黑暗,“黑水国”因此得名。第二类版本是这里居住过月氏与匈奴等少数民族,他们皮肤黝黑,因此所建国家被叫做“黑水国”。第三类版本是黑水河边,有一城市,附近有一个大窝,被叫做“黑水窝”,后来被误传为“黑水国”。

  ▲黑水国所在的张掖及黑河流域。(图片来源:程弘毅《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》)

  ▲黑水国所在的张掖及周边地理环境。(图片来源:程弘毅《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》)

  黑水国,有很多传说。例如,西游记中的唐僧西天取经时,就路过黑水河,然后去了高老庄、火焰山;隋朝时,一位白胡子白头发老人来到这里,大声叫卖“枣”“梨”,当时驻军首领觉得事有蹊跷,担心有灾害发生,立刻率领全城百姓逃离,结果特大沙尘暴刮来,城市被埋于沙丘之下,毫无踪迹,从此国家灭亡。

  ▲黑水国遗址。(图片来源:张掖市旅游局)

  这些地名来源与传说背后的真相,谁也无法说清楚,只是增加了黑水国的神秘与久远。但是,那些黑水国遗址,那些考古文物,那些史志记载,却是实在的。他们真真切切见证了历史的变迁,反映了黑水国的兴衰起伏。

  青铜时期,由于这里有河流、草原、土地,我们的先民就选择在这里生活。他们主要依靠游牧为生,有的渔猎,很少一部分从事农业。近百年来,考古学家在黑河附近马家窑文化、半山文化、马厂文化、齐家文化、西城驿文化、四坝文化等遗址中,发现大量石头制作的刀、斧、磨、镞等工具,有力验证了这一历史事实。

  商代到西周时期,黑河流域及广大的河西走廊,为羌人占据,他们“所居无常,依随水草”,在这里游牧为生,先秦至秦代,这里活跃着乌孙、月氏、匈奴等民族。实力强大的月氏人在此修城,曰黑水国,匈奴头曼单于不得不将王子冒顿作为人质献给月氏,乌孙则不得不西迁新疆伊犁;其后,匈奴强大,打败月氏,张掖郡及黑河流域为匈奴浑邪王地。此阶段,黑水城北城得到扩建。先前占据此地的月氏王被杀,头盖骨被作为酒器,族人大部分远迁到了阿姆河一带,留下的被叫做“小月氏”,居住在今敦煌一带。

  ▲黑水国都城遗址。(图片来源:汪黎《汉唐丝路张掖段道路及沿线遗址调查研究》,转自邵如林《丝绸之路古遗址图集——河西走廊段》)

  ▲黑水国早期居民羌人生活过的祁连山区域。(图片来源:张掖市旅游局)

  汉武帝时期,汉武帝派遣霍去病带兵来到河西走廊,打败匈奴,设张掖郡,河西走廊以及黑水国从此正式纳入汉政府管理版图。

  ▲汉政府在黑水国周边设置的军事防御体系。(图片来源:汪桂生《黑河流域历史时期垦殖绿洲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》)

  唐代,政府在黑水国北城内置驿站,同时开始修建南城,城东西距离约248米,南北距离为222米,四角建角楼。

  ▲黑水国坍塌的南城门遗址。(图片来源:汪黎《汉唐丝路张掖段道路及沿线遗址调查研究》,转自邵如林《丝绸之路古遗址图集——河西走廊段》)

  宋代时期,西夏王朝设置“黑水镇燕军司”,治理黑水城周边地区,城内人口逐渐增多,商业趋于繁华。

  蒙元时期,成吉思汗打败西夏,城内士兵或逃亡或被杀。忽必烈即位后,扩建黑水城,在这里设置“亦集乃路总管府”,黑水城重要性极大提高,成为西北地区的军事、政治、文化中心。

  明代,朱元璋派遣冯胜率军来到河西走廊。由于受到强力阻挡,为打败黑水城内的元军,冯胜命令士兵修筑堤坝,拦截黑河水,最后城内缺水,元军逃亡。战争虽然取得胜利,但由于水源干枯,沙漠逼近城池,城市逐渐荒芜。

  此后,黑水国消失于人间。1941年9月,于右任与一些考古学家前来考察时,这里的景象是:“沙草迷离黑水边,何王建国史无传。中原灶具长人骨,大吉铭文草隶砖。”

  ▲黑水国遗址。(图片来源:李函梦《张掖黑水国:一部佚缺的历史典籍》)

  黑水国的消失,当然首先与战争有直接关系。由于地处丝绸之路要塞,西可打通西域中亚,东可进入陇右中原,北可抵达蒙古草原,西南可去青藏高原,这里战略价值极其重要,月氏、乌孙、匈奴、汉、西夏、吐蕃、回鹘、蒙古等政权无不将这里看作军事要地,力争通过军事手段据为己有,保障自身安全,然后以此为基点对外用兵,控制河西走廊周边地区,扩大对外影响力。

  于是,几千年来,这里战事不断,硝烟四起,政权更迭频繁,很难有持久的和平环境来建设城市,开展商业贸易,发展文化教育与经济。每一次战争爆发后,百姓为求保住性命与生活,都大量逃亡,原来耕种的田地被荒芜,原来繁华的商业陷于萧条,居民数量锐减,根本无法形成大规模人口与产业集群,很难维系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。

  ▲黑水国城内被流沙淹没的房屋遗址。(图片来源:汪黎《汉唐丝路张掖段道路及沿线遗址调查研究》,转自邵如林《丝绸之路古遗址图集——河西走廊段》)

  背后的气候因素不得不提。4000多年前,这里气候暖湿,水源充足,沼泽湖泊很多,大山上长满落叶阔叶林;此后,北方气候虽然偶有转暖现象,但整体干旱趋势非常显著,降雨量减小,蒸发量增大,植被减少,树种数量变少,一些森林草原成为干旱草原,河西走廊生态环境随之发生巨大变化,生态加剧恶化,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。

  对此,地方史志多有记载,如:“(西汉)始元元年(公元前86年)四月壬寅晨,张掖大风从西北起,天气赤黄,夜雨,落地为黄土”;“(西晋)永康元年(300年)十一月二十五日夜,张掖大风由西北向东南猛刮,折木,飞砂走石,次日方息”;“(清)乾隆十八年(1753年)七月,张掖、东乐、山丹等地大风,昼晦。五色如电,三、四小时后,鸡早鸣”。这些灾害反过来加速了河西走廊的生态恶化。

  不合理的、掠夺式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最关键因素。一方面,安史之乱后,吐蕃、西夏、回鹘等游牧民族先后进入黑河流域,并将居延河流域上游土地转化为牧场,而水利设施得不到修建与恢复,下游自然难以得到水源,原来的屯田区域变得萧条,沙漠化加剧,河西走廊成为了“旱海不毛之地”,一些植被由于缺水与沙尘暴死亡,区域生态恶化。

  另一方面,从公元前121年开始,中原王朝政府就开启了河西走廊开发模式,修筑军事防御设施,同时为戍边采取了移民实边与屯田政策,大量中原或者江南等地的移民自发或者被政府安排到来,修建水利,滥伐森林,将草原转化为耕地,扩大土地,广种薄收,导致河流干枯,原始绿洲面积减小,草原沙化,植被减少,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。

  这样的背景下,黑水国彻底消失了,西域的楼兰古国消失了,高昌古国消失了,留下一个个无奈的文明之殇。

  ▲黑水国遗址考古。(图片来源:张掖市旅游局)

  黑水国的消亡,昭示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。历史上,人类为了自身利益与所谓的“发展”,总是将大自然当作资源库,无限制加以索取,不加节制,不择手段,不计成本,不虑后果,结果往往付出惨重代价。人类应该对大自然保持必要的尊重,心怀敬畏,遵守基本的科学规律,而不可把自己看得无所不能,否则将自食苦果。

  参考文献

  1.李跃.黑水国:一座充满猜想的古城[J].中国部,2006(8):120-125.

  2.程弘毅.河西地区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[D].兰州博士学位论文,2007.

  3.林染.黑河边的沙场和古城遗址[J].丝绸之路,1994(6):21-23.

  5.吴苡婷.复旦团队揭开河西走廊“古黑水国”人群身世之谜[N].上海科技报,2022-06-17(003).

  6.金玉璞、陈国科.黑水国遗址汉代墓葬群出土铜镜述略[J].河西学院学报,2021,37(4):33-39.

  7.李函梦.张掖黑水国:一部佚缺的历史典籍[J].档案,2016(5):48-50.

  8.王树芝、李虎、张良仁、陈国科、王鹏、赵志军.甘肃张掖黑水国西城驿遗址出土木炭指示的树木利用和古环境[J].第四纪研究,2014,34(1):43-50.

  9.李并成.张掖“黑水国”古绿洲沙漠化之调查研究[J].中国历史地理论丛,2003,(2):18-23+41.

  10.王黎.汉唐丝路张掖段道路及沿线遗址调查研究[D].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18.

  11.王乃昂、赵强、胡刚等.近 2ka 河西走廊及毗邻地区沙漠化过程的气候与人文背景[J].中国沙漠,(1):95-100.

  12.樊自立、徐曼、马英杰等.历史时期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和驱动力[J].干旱区地理,2005(5):723-728.

  13.李并成.河西走廊历史地理[M].兰州:甘肃人民出版社,1995.

  14.汪桂生.黑河流域历史时期装殖绿洲时空变化与驱动机制研究[D].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,2015.

  15.汪黎.汉唐丝路张掖段道路及沿线遗址调查研究[D].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,2019.

  作者简介:

  窦开龙,男,汉族,甘肃古浪人,兰州大学民族学博士,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后,四川大学经济学博士后,现为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。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,出版《丝路旅游发展模式研究》(三卷本)、《甘肃文化旅游开发论》《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》等专著。

  监制 | 杨新华

  统筹 | 刘佳 胡俊 康坤全

  采写 | 马廷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