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口就“失语”?“词穷”困境如何破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4-11-07 17:29

今年春节期间,不少人觉得自己“词穷”了。近日,有媒体发布的一项有1333名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,53.3%的受访青年感觉近几年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下降。过半受访青年认为阅读量少和依赖网络语言及表情包是“词穷”的主要原因。

近年来,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,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在线上交流的频率也越来越高。打字时,想要输入一些成语、谚语、诗句等,只需要打出开头几个字,输入法就能自动联想完整。线上聊天时,时不时加入几句时下热门的网络流行语,发几张生动的表情包来代替传统的表达,更是几乎成为了时下每个人的“标配”。

诚然,碎片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活跃气氛,在聊天中加入网络用语也能快速拉近彼此的距离,但长期不规范、碎片化的语言文字表达,还是对规范性、逻辑性和书面化的表达方式造成了一定冲击。正如调查显示,不少受访青年都觉得自己词汇量匮乏、表达单一,曾遇到过词不达意,难以准确表达想法的情况,也有人表示用笔写字变少,有时会提笔忘字,写作困难。

不可否认的是,近年来,一些有创新价值的网络语言满足了网民的表达需要,丰富了现有词汇,有些甚至进入了基本词库,但依旧存在大量不规范的网络用语危害网络语言生态的健康,需要正视和积极解决。2021年发布的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》提出:“加强语言文明教育,强化对互联网等各类新媒体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管理,坚决遏阻庸俗暴戾网络语言传播,建设健康文明的网络语言环境。”

想要走出“词穷”困境,就要守住正确表达的底线。从互联网平台到有关部门,都应积极承担起文化引导和审美引导的责任。一方面,加强网络内容的精品化建设,打造更多内容优质的网络人文新经典;另一方面,完善监管监测机制,运用技术等手段进一步规范各类互联网媒体语言文字表达。

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,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海量的信息选择,而深度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却越来越少,也是造成“词穷”的原因之一。

坦白来说,当下,碎片化阅读确实给人带来了一定挑战和消极影响,但我们不能将原因完全归咎于此,也当看到网络技术在助人学习进步上的积极一面。比如,电子书、有声书籍等网络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阅读选择,在线课程、演讲视频等也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机会。

坦率地说,想要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,就要学会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这些资源。有专家就建议,应对“词穷”问题,需要从丰富文化积累、提高文化鉴赏力、提升文字基本功等角度入手。对于青年来说,在闲暇时翻阅几页电子书籍,在睡前选择一本有声读物,亦或是借助移动终端,掌握新书目录,为深度学习瞄准目标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意识到“词穷”,其实是走出“词穷”的第一步。接下来,如何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,在这充满挑战的信息时代获取知识和表达自己,或许也是每一个人的必修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