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考作文,阅卷老师打分标准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5-06-17 07:20

中考作文,阅卷老师打分标准

2025-06-16 15:39

发布于:山西省

#

什么样的中考作文会被阅卷老师“秒杀”?

中考作文阅卷,一份考卷一分钟,这是公开的秘密。如此短的时间,阅卷老师就可以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,那么,哪些作文会被“秒杀”就值得我们格外关注。

1

篇幅不足

中考作文一般要求“不少于600字”,一些考生写到400字就没了,未完篇,作文自然被“秒杀”。所以作文一定要学会展开,按照文体要求,完成规定字数,没有“豹尾”,“鼠尾”也要有一个,在形式上守住你的地盘

2

比例不当

600字作文,如果开头占2/5,入题太慢,阅卷人看不到关键词或中心词,你就危险了。例如以“味道”为题,两位考生都是以看海为内容,第一位考生全面交代了交通工具、坐车时间、参加人员,事无巨细,拉拉扯扯写了三段,还没有写到味道。另一篇开头这样写:“踩在软软的细沙上,眺望大海,阵阵海风夹杂着浓浓的海水味拂面而来,脚边是洁白的浪花,心中有说不出的快乐,一切是那么的美妙。这,就是青岛的味道。”撇开一切,开头直接切入看海,开口角度小,最后一笔“这,就是青岛的味道”紧扣文题。毕飞宇说:“小说想写什么其实是不着数的,对一个作家来说,关键是怎么写。”就说写小说,开端、发展、高潮、结局,发展是过程占2/5,其余各占1/5是比较合适的。站在作文角度,道理也是一样的,篇幅比例要协调,这是作文的基本功。

3

结尾草草

阅卷人看过你的标题、开头之后,一类、二类、三类文,心中便大致有了定位,此时如果草草收场,很可能会直接导致文章降级。简单点题凑字数与主题升华的结尾大不一样。如作文《相逢是首歌》,“相逢是首歌,需要你我的真心、真情,才能唱到永远。”这样的结尾就比直接抄题要好得多。作文开头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最后一句话。

4

偏离题意

偏离主题的作文,即使内容再感人、文字再典雅也会被定档为三类文。写作要紧扣关键词,开头三句话内应点一次,结尾应回头望“月”,再扣题意,中间至少扣题一次。几次扣题,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。

5

文体不清

写记叙文,但人和事评论有余,叙写不足;写议论文,前后观点不一,逻辑混乱;写剧本,缺乏立意,缺少剧本的元素。作文四不像,吃力不讨好。中考作文的文体要求,一般是“除诗歌外,文体不限”,但文体不限不等于文体不分。要想使自己的考场作文文体清晰,首先就要分清各种文体特点,把握好表达方式的运用分寸。如记叙文,必须以记叙、描写为主,注重细节,如要在其中发表议论,应当少而精,点到为止,不可喧宾夺主。

中考作文,阅卷老师打分一般看这七条

第一,卷面书写是否美观

考场作文,首先给阅卷者的信息元素是书写、卷面、布局。

人常说,字如其人。字是人的第二脸面。字是评卷老师对你作文的第一印象,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作文的分值大小起关键作用。通过字能看出你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及作文态度:书写一笔一画,字迹清晰明了,说明你态度端正,性格稳重;丢撇撂点,一笔大草,表面上看似乎能让你的豪情挥洒自如,难以分辨的致命弱点无形中使你与近在咫尺的作文高分无缘相认!

若字体潦草、蝇头小楷、字大出格,或者到处涂抹勾画、墨色深浅不一,或者布局头大尾小、肥瘦不均(头大尾长身子小),这样的卷面肯定好不到哪里去。此时,阅卷人对你的作文已有了一个极差的印象和不好的分数。

虽然有二评三评的机会,要想“扶大厦于将倾”,除非你的内容非常精彩,否则,你是难逃“厄运”的。

我们与阅卷者交流的首先也是唯一的媒介,就是文字。如果你的文字写得比较规范而不潦草,大小适中,阅卷者才能看得清楚;文字能看得清楚,才能对你的文章内容有所了解;对内容有所了解,才会给出合适的分数。

特别注意:能看清楚字的文章可能打低分或高分;看不清字的文章一定不会打高分。

第二,审题立意是否准确

阅卷老师会非常关注作文的审题立意,主要看作文的审题是否准确,角度的切入是否得当,立意是否清楚。

若审题错误、角度失当、立意不明等,即平时所说的“跑题”,那你的文章也就没戏可看而被立即判为“死刑”。即使你的语言再有文采,事例再丰富新颖,亦是“英雄无用武之地”矣!

另外,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:中考作文不宜写得太含蓄、深沉,不宜用自创的意象,否则,会让阅卷人不易把握。

第三,选用材料是否新颖

阅卷老师会非常关注作文的选材用料,主要看材料是否切题、新颖、丰富。

若选材不能说明观点,则属牵强附会;若材料陈旧、平庸,则俗不可耐;若材料单调,则空洞无力,使文章血肉不丰满。

如果写议论文,最好选新鲜的、有代表性的事例。自编的事例缺乏说服力,可信度不高;也不要开口闭口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如何如何,这样的事例让人觉得学生腔太浓,很幼稚。

如果选材陈旧,即使你的语言再优美华丽,也只能是骷髅穿锦衣——不成形。

为了避免阅卷者对常用材料多次使用造成的厌倦感,你可以下面四点取胜:

一:避开他人常用的材料,以独特取胜。

二:发现常用材料中为人所不熟悉的细节,以新颖取胜。

三:把常用材料诗意化,以文采取胜。

四:把常用材料高度概括,以丰富取胜。

第四,表现生活是否真实

有的考生,无论话题或题目是什么,都会把平时准备的李白、屈原、陶渊明、李清照等搬上考卷,“以不变应万变”。

而有的考生,更注重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素材,以一些平凡而感人的事件,撑起自己文章的大厦。

无病呻吟的作文,阅卷老师将会以一声长叹应对它,然后打出一个较低的分数;抒写生活的作文,阅卷老师疲惫的心会感到丝丝触动,并发出内心深处的赞叹,然后大笔一挥,高分立现。

但切记,考场作文,不可为文造情,为求感人效果而编造虚假情节。考场上阅卷时间虽短,但这样的虚假,阅卷老师还是会一眼看出的。

第五,谋篇布局是否合理

审题、立意,是由文章的结构来表现的,因而结构至关重要。

一篇文章到底该分几段?没有定论。开头段、结尾段,正文三段或五段,或八段,或者更多。但是,全文只有一段是不行的,只有两段也是不行的,不利于一目了然、快速浏览;而全文只有三段也是不合适的,“三段论”早就受到了批评。

谋篇布局,以下几点须注意:

1.要注意段落的均衡,疏密适当,大小适配。文段犹如身段,均衡、协调才好。开头段与结尾段要照应。

2.要写好关键句。要让阅卷者很快了解你文章的结构框架或行文脉络,就一定要拟好关键句。因为关键句是阅卷者扫描的重点,也是文章用来表意的骨架。骨架立,则文章立。关键句就是构思时的提纲。关键句的位置,可以在段首、段中、段尾,也可以独立成段(即过渡句)。关键句一定是段中内容或上下段内容的概括。建议将关键句放在段首或独立成段。

3.要拟好标题。标题是文章的眼睛。通过标题,应该能领略文章的内涵才行。不写题目,按规定扣2分;以“无题”为题目;以中性词为题目,如“诚信” “爱心”“选择”“真情”等等,表意性都不强,建议不用。主张以判断句式或陈述句式为标题,可化用切题的诗句。如《感情是帆,认知是船》《真情诚可贵,理智价更高》。

4.必要的话拟好小标题。小标题在什么情况下使用?应该是文段内容比较含蓄、中心不易快速看出或情节不易划分时。小标题的形式:序数词,一个词组,一句话,对偶句。特别注意:几个小标题要格式一致,一定能涵盖文段的内容。

5.题记是把双刃剑,用好了,如同美人痣;用不好,成了赘疣。作用:或暗示主旨;或揭示主旨。式样:引用或摹写诗句,引用或摹写哲理。

6.写好首尾段。开头段是连接命意与立意的桥梁。对命意的理解、立意的高下,由此展示。结尾段,或揭示主题,或深化主题。开头和结尾也是阅卷者重点扫描的区域,是寻找文章观点的“战略要地”,也是确定文章高下的重要元素。

第六,细节描写是否传神

有的考生的作文是粗线条的,概括性的语言充斥整篇文章。

而另一些考生,他们的作文像一条小河,河中泛起的朵朵小浪花,都奇妙无比地向前流动,流向要去的地方。

细节,是那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别出心裁的小小匠心……

细节,是手指的轻轻一动,小风的轻轻吹拂,眼神的瞬间变幻,话语的别有深意……

细节,是饭桌上一块小小的方格桌布,是天空中不经意闪出的一颗星星,是一个人嘴角微微露出的笑意,是走路时听到的鸟语虫鸣……

精美的细节,构筑了一条“哗哗”流淌的河,虽有些琐屑,却真实得令人感同身受。阅卷老师在这河水的冲洗中,也会感觉清爽怡人,真实美好。

第七,语言是否有表现力

语言是否流畅、严谨、生动、优美,是否有表现力,在浏览作文的过程中即已感知,也就是对语言已经有了基本的评价。

所以语言是不能含糊的。

有人说,有的考生的语言,十句话能看出一个信息来;而另一些考生的语言,一句话能看出十个信息来。这就是语言的张力,语言的品质,语言的表现力。

一个人语言的表现力,更多下工夫在平时。因此,平时写作中,就要着力锤炼自己的语言,多一些诗意的表达方式,多一些内涵丰富的语言形式。

但切记,不要因为要“张力”,所以让语言变得晦涩朦胧,让“感觉”取代了理性的抒写。要知道,感觉这东西,往往是说者清楚,听者模糊。写多了,易陷入“隐晦”,让人误认为“跑题”。因此,建议大家该叙事时叙事,该说理时说理,该抒情时抒情,千万别“跟着感觉走”。

《新作文》

简介

《新作文》杂志,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主管,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主办,是中国最先锋的学生作文类刊物。2000年7月,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,2001年1月正式创刊,国内外发行,国内统一代号CN 14—1274/G,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—9433。

最专业的作文杂志

欢迎订阅《新作文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