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核潜艇碰撞事故报告披露哪些内容?涂黑什么秘密?央媒解析

文章正文
发布时间:2024-10-08 13:01

时隔7个多月,北京时间5月24日,美海军公布了美“海狼”级攻击核潜艇“康涅狄格”号撞击事故调查报告。报告披露哪些关键内容?为何大量内容涂黑?

调查报告:人为造成,撞击事故本可避免

2021年10月2日,美海军“海狼”级攻击核潜艇“康涅狄格”号在南海与不明物体相撞造成多人受伤。

报告在“初步声明”部分第14条指出,事故是由航行计划、监视小组执行和风险管理中的一系列错误和疏忽不断累积造成的,执行标准远远低于美海军规范。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在决策时更加谨慎并遵守标准流程,这次事故本可避免。

报告披露:“康涅狄格”号部署前曾发生过碰撞事故

报告“事实调查”部分第73~101点披露,2021年4月14日,“康涅狄格”号曾经在加州圣迭戈洛马角海军基地与码头发生碰撞事故,“康涅狄格”号为此停航整改,全艇成员接受安全教育培训。

4月17日,美海军第5潜艇发展中队指示对事故进行调查。

5月18日,事故调查报告称,潜艇成员在航行、规划、航海等方面技术能力下滑,指挥和控制效率低于正常水准,并建议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。

然而,事故发生一个多月后,5月27日,“康涅狄格”号就提前部署,这也为10月在南海相撞事故埋下隐患。

执行隐秘任务时,临时变更航线,声呐判断错误

央视军事披露记者根据美军的调查报告梳理了事故发生的经过:

事故当天,“康涅狄格”号在执行任务时,因临时变更航线,向东南航行时,没有及时标记“水下危险”位置。世界标准时间2021年10月2日约6时18分,北京时间下午2点左右,声呐操作员在艇艏方向发现一个声信号痕迹,判断是海洋生物造成,后续未通报给其他人。同样是6时18分,潜艇舵手将升降舵完全抬起。

由于调查报告在这两条记录之间存在大量涂黑内容,且潜艇升降舵抬起说明潜艇已进入紧急上浮阶段,因此可以确定是在世界标准时间6时18分发生撞击事故。

6时19分,数字电磁测深仪(EDML)失去指示,水声部门报告球形声呐阵列严重受损。6时19分,潜艇呈上倾31度角姿态,潜水值班员宣布“潜艇即将浮出水面”。6时20分,“康涅狄格”号获得GPS定位信号,但实际的GPS位置,位于“康涅狄格”号依据自身导航系统标绘的RLGN海图位置西北方向1200码,大约1公里的地方。

同时,报告中提到,“康涅狄格”号潜艇返回关岛检修过程中,在艇艏受到损伤的舱室结构中发现了岩石痕迹,可以认定撞到了海底山。

资深声呐专家表示,根据调查报告可以判断,事故发生前,“康涅狄格”号正在使用被动声呐。而潜艇一旦打开被动声呐,意味着不暴露自己的同时,还能收集外界信号,说明它当时正在执行隐秘任务。另一方面,表明潜艇水声部门负责人的判断可能出现严重错误。

调查报告依然没有解答外界关切和疑虑的问题

“康涅狄格”号与不明物体相撞造成多人受伤后。美方将事故地点刻意模糊为所谓的印太地区国际水域,对核潜艇的航行意图,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,是否在别国专属经济区甚至领海,究竟有没有造成核泄漏,是否破坏海洋环境等问题始终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。

这份最新公布的事故调查报告与美军2017年水面舰艇系列撞船事故的调查报告相比,详细程度和透明度要低很多,依然没有解答外界严重关切和疑虑的问题。